原创 中国飞鹤的品牌困局
2024-06-02 10:15:53

原标题:中国飞鹤的原创品牌困局

原创            中国飞鹤的品牌困局

作者:潘妍

原创            中国飞鹤的品牌困局

出品:全球财说

原创            中国飞鹤的品牌困局

在2020年业绩大会上,中国飞鹤曾定下2023年350亿元的中国营收目标 。三年转瞬即逝。飞鹤2023年,牌困中国飞鹤营业收入同比减少8.35%至195.32亿元,原创不足目标6成 。中国118图库彩图118库网址之家

2023年业绩大会上,飞鹤中国飞鹤重新立下“2024年实现收入5%至10%增长 ,牌困利润5%至8%增长”的原创阶段性目标。

显然  ,中国这一次中国飞鹤(06186. HK)要谨慎保守许多 ,飞鹤将平稳增长作为目前的牌困业绩主线。

奶粉不好卖了

中国飞鹤稳中求“生”的原创背后 ,是中国营收、净利连续两年双双下滑的飞鹤发展困境 。

2022年,中国飞鹤营业收入同比减少6.43%至213.11亿元,净利润同比减少28.45%至49.48亿元 。到了2023年  ,中国飞鹤在营收下滑8.35%的情况下 ,净利润同比下滑33.51%至32.90亿元,创近五年最低净利水平。

回顾近几年中国飞鹤的业绩变化 ,颓势或已是“命定”。

结合营收结构来看,澳门近15期开奖记录中国飞鹤超9成营收来自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 ,基本盘的大小确实决定了公司的成长空间。
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,自2017年起 ,中国人口出生率持续出现下滑 ,2020年跌破10‰,到了2023年已降至6.39‰ 。

但是中国飞鹤业绩下滑却稍显滞后 ,2017年至2018年期间依旧能保持营收高增长 ,分别为58.08% 、76.52% 。到了2019年至2020年,随不敌此前的高增幅,但依旧保持在20%至30%左右 。

深究原因,或与期间中国飞鹤向下“压货”不无关联 。

2019年以来 ,多名飞鹤的经销商发帖表示 ,飞鹤的销量都是向经销商压货压出来的,飞鹤业绩恐怕早已透支,“经销商的库存很大,超过3个月的销量,有的甚至达到5个月  。”

事实上,澳门一码一肖100准今期指点“压货”是奶粉行业曾存在的普遍现象 。过去几年 ,婴配粉市场开始形成“僧多粥少”的局面,为了抢占市场 ,各企业开始采用向中间商“压货”的形式加速扩张 。

不过 ,任何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,往往避免不了陷入“内卷” ,薄利多销让企业的盈利能力经受着更大的考验 。2021年 ,中国飞鹤净利润增速出现港股上市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,同比下降7.02%至69.15亿元 。

可见 ,在公共卫生事件及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双重压力下,中国飞鹤的“压货”策略开始逐渐失灵 ,渠道危机显现 。

2022年 ,中国飞鹤存货创新高,同比增长15.80%至19.94亿元。同时 ,存货周转天数较上年同期增长10.92天至90.87天 。2023年 ,中国飞鹤存货进一步增至22.58亿元,存货周转天数涨至111.43天  。

或也侧面反映出,飞鹤的奶粉并不好卖了 。

谁在为“贵奶粉”买单?

除大环境因素影响外 ,中国飞鹤的高端奶粉定位一定程度上也成近几年发展困境之一。

2019年登陆港交所时 ,中国飞鹤董事长冷友斌公开表示 :“飞鹤奶粉是全世界最贵的,消费者的认知就是好等于贵。”

然而 ,随着婴幼儿奶粉国标趋严 ,“好的就是贵的”这一定价逻辑,在消费者心中已站不住脚。

2020年,君乐宝乳业集团副总裁刘森淼就曾评价道:“奶粉价格在中国卖得挺不合理 ,大家都是做这个行业的  ,几十块钱的成本 ,卖到四五百 、五六百  ,才有人买,这是什么原因?大家心里都明白。”

事实上,与几十亿的营销投入相比 ,中国飞鹤在研发方面的重视程度较低。

结合往期财报 ,中国飞鹤综合损益表中并未将“研发开支”单独列出 ,而是将其归为“行政开支”项下。2020年至2022年 ,研发成本分别为2.65亿元 、4.26亿元 、4.93亿元 ,研发费用率保持在2%左右 。

2023年业绩公告中 ,尚未对中国飞鹤研发成本具体披露 ,但当期行政开支同比增加14.8%至17.62亿元,主要为员工成本及研发成本增加所致。

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飞鹤只增不减的销售支出。2020年至2023年,中国飞鹤的销售及经销开支分别为52.63亿元、67.29亿元 、65.45亿元、67.09亿元,期间销售费用率由28.31%增至34.35%。

高端定位 、大力营销是中国飞鹤此前打开市场“利器”,但持久在“重营销,轻研发”模下 ,外界自然百般诟病,同时也让中国飞鹤不得不直面产品核心竞争力缺乏问题。

海通国际证券的乳制品深度报告显示 ,在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,中国飞鹤依旧是领域中的市占率第一名。但自2022年起 ,伊利与中国飞鹤的市占率差额开始快速缩窄  ,主要由于伊利在2021年10月收购澳优公司,该公司旗下佳贝艾特是羊奶粉第一品牌 。

同时 ,伊利在宣传上直接“硬刚”飞鹤  ,旗下高端品牌金领冠对标“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”打出“超级配方更贴合中国宝宝”的营销口号 。

最直观的表现 ,中国飞鹤的超高品牌溢价在近几年开始走向“贬值” 。

结合往期数据 ,中国飞鹤毛利率已连续4年呈下滑态势,由2020年的72.5%降至2023年的64.8%。其中,核心业务婴幼儿配方奶粉毛利率由74.1%降至69.4%。

或考虑到利润率持续下滑等原因 ,本就有“全球最贵奶粉”之称的中国飞鹤 ,近期对旗下产品进行新一轮涨价 。

根据《关于飞鹤政策调整及产品涨价通知》显示  ,自2024年2月26日起 ,飞鹤星飞帆 、星飞帆900克 、星飞帆700克、星飞帆A2奶源版等系列婴幼儿奶粉产品价盘全部上调 。

对此 ,在社交平台中 ,有不少宝妈抱怨 ,飞鹤旗下奶粉品牌每罐价格上调30至60元不等。“太贵了 ,比进口奶粉还贵 ,准备喝完这批换奶粉了 。”

与此同时,即便顶着“最贵奶粉”的帽子,中国飞鹤还是没有解决最基本的品控问题。黑猫投诉中,依然存在有关奶粉中有虫子 、异物等相关投诉。

图片来源:小红书

业绩目标终成幻影?

2023年2月 ,被称作国内婴配粉史上最严标准的新国标正式实施 ,对婴配粉生产研发能力、配方科学性等方面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 ,母婴行业加速调整 ,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。

目前  ,中国飞鹤尚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 ,在存量市场下,如何在2024年达成营收5%至10%增长 ,利润5%至8%增长的阶段性目标呢?这亟需新的增长曲线去撑新门面。

近两年,在婴幼儿配方奶粉基本盘基础上 ,中国飞鹤开始向孕妇婴儿、儿童青少年 、健康食品、营养健康4大业务领域全力延展,试图打造多年龄段产品 。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风口下 ,中老人群成为各大玩家的必争之地 。

2023年12月的合作伙伴年会上,中国飞鹤除推出针对3-6岁儿童的“茁然”系列 ,还推出了专为中老年人打造的“爱本”成人系列奶粉,并表示将以脑发育战略和全生命周期布局引领高质量发展 。

然而,在成人奶粉领域 ,中国飞鹤并不占先行优势 。以布局成人奶粉多年的伊利为例 ,2023年前三季度,伊利成人奶粉市占率达23.9%,稳居市场第一。

同时 ,相较于基本盘婴幼儿奶粉市场 ,成人奶粉的盘子尚小。根据天猫国际&智篆GI数据显示 ,2023年中国成人奶粉市场规模达232亿元 ,不足婴幼儿奶粉市场的2成 。

浅水养不出大鱼,成人奶粉或很难撑起飞鹤的第二增长曲线,只能寄希望于这两个群体的饮食习惯发生较大转变 。

只是  ,从现阶段来看,这些业务尚不成气候 。

2023年 ,包括成人奶粉 、液态奶、米粉辅食产品在内的其他乳制品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.4%至14.24亿元  ,营养补充品业务同比增长2.8%至2.32亿元 ,两个业务的营收占比合计不足1成。

同时 ,其他乳制品业务还出现“增收不增利”的现象 ,毛利率同比减少4.1个百分点至8.3%。

由于高端婴幼儿奶粉业务持续萎靡 ,且新布局业务缺乏想象力,截至4月23日收盘 ,飞鹤股价仅为4.29港元/股  ,相较2021年初超过20港元的历史高点已下跌超8成 。

自三聚氰胺一夜间跌落谷底 ,中国飞鹤经历了退市 、再上市 ,十余年坎坷才有了如今的厚积薄发 ,飞上“国产奶粉一哥”的宝座。

然而,剥开“重营销”下高端奶粉的华丽品牌外衣 ,伴随市场竞争日趋激烈,盘子不断缩窄 ,尚未写出新故事的中国飞鹤,又有多少筹码稳坐这一位置?或许只有时间知道。

敬告读者 :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,全球财说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。无论何种情况下 ,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!未经许可不得转载、抄袭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责任编辑 :

(作者:资料大全免费资料)